【阳光公益·巢湖两项服务】古法造纸传匠心 非遗焕彩润童心--合肥市蜀山区阳光公益服务中心
活动热线:0551-65370515
当前位置:首页 >> > 公益动态

【阳光公益·巢湖两项服务】古法造纸传匠心 非遗焕彩润童心

来源:阳光公益  更新时间:2025-05-08  【打印此页】  【关闭

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增强青少年文化认同感,5月7日,巢湖市民政局“两项服务”项目联合合肥市蜀山阳光公益服务中心,在天河街道各社区同步开展“古法造纸传匠心 非遗焕彩润童心”青少年文化实践活动。

在阳光公益社工的指导下,三合社区社工张莉以“造纸术的前世今生”为切入点,让青少年围坐在一圈,亲手触摸树皮、麻料等天然原料,讲述古今造纸工艺的异同。通过动态沙盘演示、观看动画制作短片,聆听古代科学家蔡伦改进古法造纸工艺故事,感受中国古人的超凡智慧。“古人造纸为什么不用木头?”。

/uploads/image/2025/05/08/14944a5a14525df604a68e752a520e21.png

小学生陈昊阳饶有兴致地提问,引起青少年的极大兴趣。社工张莉遂以造纸材料的易得性,材质的柔韧性和保护环境的适应性,阐述了古代人在古法造纸中珍爱自然的历史渊源,让孩子们在感受古人智慧的同时,深深地思考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。

平湖社区社工张树叶在传授非遗焕彩制作工艺时,手把手指导青少年参与制作过程,讲解制作流程和注意事项,在制作现场,组织青少年开展非遗焕彩创作技能竞赛,激发青少年对非遗焕彩的兴趣和创作灵感。

/uploads/image/2025/05/08/6ef5618f24054934066c4d1d906ede59.png

南苑社区社工邓子柳组织青少年分组开展体验活动,讲述古法造纸的全流程:用木槌将浸泡好的构树皮捣成絮状,以竹帘抄纸把握“一提一放”的节奏,把干花、柳叶铺陈在湿纸上,将巢湖山水、渔歌文化完美地融入非遗焕彩的创作之中,引起青少年实践浓厚兴趣。南苑社区的周雨桐小朋友还把晒干的蒲公英嵌入纸中,用古法技艺制作了一幅精美的焕彩作品,还兴高采烈地说:“我要把它珍藏好,寄给我远在外地的同学,让她也感受一下非遗创作的快乐。”“未来将深化‘非遗+社区’模式,推动造纸术等非遗文化传统技艺进校园、进景区,让非遗文化的传承从‘指尖技艺’转化为‘童心记忆’。”巢湖市民政局该项目负责人如是说。

image.png

“一纸一世界,一技一乾坤”。社区150余名青少年参加了这次丰富多彩的实践体验活动,在这场穿越千年的非遗对话中,青少年通过捶捣、抄捞、装饰、制作,感受了古法造纸的匠心独运,更在传承非遗的浸润中种下文化自信的种子。

 

 

 

 


协会架构
联系方式

地址:合肥市高新区望江西路鲲鹏广场3栋402
邮编:233000
网址:http://www.hfyggy.com/
联系电话:0551-65370515 18005605753
E-mail:951445585@qq.com
合肥市蜀山区阳光公益服务中心:
开户行:中国农业银行高新技术开发区支行
帐号名:合肥市蜀山区阳光公益服务中心
帐号:12086201040021249